日期:2012年12月3日(星期一)
时间:晚上8时
地点:隆雪华堂楼上讲堂
主办:隆雪华堂社经委员会、《当今大马》中文版、隆雪河婆同乡会社政组
2012年4月20日,距离“428凈选盟3.0集会”约一星期前,马来西亚国阵执政集团借着多数席次优势,在国会仓促通过8项新法案和修正案,其中包括悖离民间选举改革诉求的“1954年选举犯错法令修正案”。舆论抨击如此仓促通过法案,已将国会当成橡皮图章,影响法案素质,损害人民权益。
议事殿堂历来热闹滚滚,朝野口水战不断,做秀凌驾问政,经常淹没了政策诉求。日前,从拒绝公民团体入内召开记者会、对重大议案与课题(如财政预算案、公害污染、苏丹街捷运计划、独立遗产摩天大楼、交通自动执法系统)辩论与监督不周,显示国会无法充分发挥应有功能,存在着种种制度性因素,若不亟思改革,很难想象马来西亚的民主水准能够真正向上提升。
众所周知,民主国家议会里的各种常设委员会,是培养专业议员与国会领袖的主要场所,惟马来西亚国会至今仍未有一套完善、有效参与政策制订与审核法案过程的委员会制度。国会历来的法案审查方式效率低落,议员无法提升专门知识,政府各部门、公务员和相关政府机构推动政策与计划时,亦难以贯彻问责和透明度。如此积弊之下,民主国家国会中委员会所强调的专业性、资深制在我国国会中根本无从建立。
鉴于,我们认为,国会应有的功能经已失灵,因而提出国会改革之急迫性。马来西亚民主若要有效的巩固和深化,效能不彰的国会绝对需要全面改革,如:强化委员会资深专业、建立国会调查权与听证制度,以有效监督行政部门,其他诸如利益回避规定,以及将程序委员会中立化、透明化,都是刻不容缓的改革项目。
讨论“国会改革”议题时,应对可长可久的制度面进行思考,始能建立一个全民一致期待的优质国会政治。在追求街头运动与群众路线的同时,我们必须提醒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因此,邀请专家、学者、公民团体共同思考,如何就下一波国会改革提出具体主张,激荡社会对话,让国会的问政品质优质化、选举制度公平化、公民参与扩大化。
主讲:
邓章钦(雪州议长)
刘镇东(槟州升旗山区国会议员)
王维兴(政改研究所KPRU政策研究员)
主持:蔡建安(隆雪华堂社经委员)
入场免费,欢迎交流。
任何询问,请电洽隆雪华堂秘书处谢先生 03-2274 6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