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为华教园丁的林连玉基金常务董事莫泰熙 感叹大马的公民教育遭扭曲,有许多老师也不曾去投票。

莫泰熙表示,“我曾跟老师讲投票的议题,却很惊讶的发现很多老师不曾投票。”

莫泰熙昨晚是在“大选,梦在何方”新书推介及讲座上, 以幽默诙谐方式与串连小故事,分享本身对华教与公民意识的看法。

这名不时受邀向学生们畅谈华教故事的退休校长说,他每次在提起华教故事时,总会批评政府,就引起家长与师长的投诉。

鼓励家长让孩子参加社运

“于是,我就问学生我们可否换政府,没有人敢答,我就问政府是怎样选的,这是人民选出来的。”

他续说,“所以说,公民教育这一块在大马是被扭曲的。”

“不管是独中、国中或大学,年轻人的公民教育不足,他们都是凭着(后来的)努力与受朋友影响,才逐渐懂得。”

莫泰熙也鼓励家长,若要孩子保护他,就应该鼓励他们参加社会运动,好让孩子在参与过程中成长。

莫泰熙也说,“我1965年进入南大,当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下令关南大,我还没有上课就去罢课了。”

这场讲座会吸引约200人赴会,其他主讲人为行动党雪州议长邓章钦与《当今大马》中文版主编杨凯斌,主持人则是隆雪华青理事霍韦彣。

其他赴会者包括雪州行政议员欧阳捍华与公正党副主席蔡添强,以及新书《不平则鸣,写在呼唤改变的那些年》作者兼欧阳捍华特助邱金明。

政府贪污华人才有机会

莫泰熙认为,大马有三种华人,分别是逃命型、认命型与抗议型。

他指出,其幼弟就是属于逃命型华人,早年在马大教微生物系,原以为可以凭着年资经验擢升为系主任,却因并非土著而希望落空。

莫泰熙说明,尽管其幼弟将马大告上法庭,而法庭也在去年判他胜诉,但他已无法在马大执教,于是便选择了移民。

莫泰熙也说出华商一些事迹,点出大马华人认命的事实。

他说,他以前去东马时,当地友人带他参观某重量级政治人物的房子,屋外沿途有很多4尺至5尺花盆。友人宣称,每当对方索贿时,便会指定贿赂者将钱放进指定的花盆内。

“这名朋友还说,唯有(政治领袖)贪污,华人才有机会。”

莫泰熙表示,第三种华人是抗议型的,他们不满政治人物将原本团结的大马,搞得污烟瘴气而出来抗议。

遇不合理事要敢于生气

“大马是一个好地方,我们有福气,但我们要尽一点力让这个国家美好,我们要选出较有素质的人来治理国家。”

他敦促说,“遇到不合理的事,我们要敢于生气,做人时就要像一个人。”

莫泰熙也说,大马早前出口冷冻榴梿时,他向一名从事榴梿行业的朋友道贺,但朋友说不要高兴得太早,因政府就会成立一家公司专门处理出口榴梿事务。

“大马跟邻国相比为何会这么落后,这是因为政府治国观念是封闭的、落伍的,含有种族主义,以及贪污腐败。”

尽管大马在其眼中有许多缺点,莫泰熙仍坚信,在邻国腐败政权遭推翻情况下,大马终会走上改变之路。

惟莫泰熙不忘提醒,朝野两党至今不曾说过要,抛弃《拉萨报告书》的消灭母语教育终目标。

大马缺乏理性思考网民

《当今大马》中文版主编杨凯斌也认同大马公民教育是在为国人“洗脑”,无法培育出做人的独立性。

他指出,当中国在香港学校实施国民教育课程,被港人视为洗脑教育而发动10万人上街游行,反映当地社会有自由风气。

他指出,他在中五时须阅读巫统喉舌报章《马来西亚前锋报》,相信他毕业后的情况仍是一样的。

杨凯斌认为,大马的孩子长大后进入了网络世界,泰半仅会成为“粉丝”,而不是会理性思考的网民。

他进一步说,这批粉丝各自聚集,宛如一处处的原始人部落,而且以为唯有自己部落讲的话才是对的。

报道转载自《当今大马》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205745


照片转载自《Media Rakyat》面子书网页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