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1亿2000万令吉兴建的吉隆坡甲洞第二中环公路高架桥,曾在启用后不久,因为18根柱子出现裂痕,而被迫关闭。承建有关工程的承包商Bumi Hiway承担1800万令吉德维修费。之后,被发现裂痕的柱子增加至33根,维修费也飞涨超过一倍,提高至4000万令吉。根据三美的说法,内阁决定由政府负担该4000万令吉,付给负责维修的德国工程顾问公司Leonhradt Andra & Partners;此外,内阁也同意付给原有的英国工程顾问公司不超过500万令吉的服务费。

如今维修费竟然高达7000万令吉,无形中等于承建第二中环公路的总体费用飞涨。

大道的承建和维修,尤其是达到的私营化,多年来遭受各方的争议和非议,主要的原因是招标过程缺乏透明度、弊病丛生,合约内容被列为官方机密法令。工程进行过程中,常常因技术或效率等弊病,导致额外增加许多开支和费用,民众却毫无选择的被迫直接或间接地承担政府或承包商的疏忽、无效率所带来的额外费用。

吉隆坡甲洞第二中环公路维修费的飞涨,是多年来政府众多工程弊病的其中一项。隆雪华堂社经委员会强烈认为,马来西亚的人民不能够无休止地长期承担过程不透明、施工失误、效率不彰以及舞弊嫌疑等因素所带来的负担。

隆雪华堂要求政府公布甲洞第二中环公路维修费非常的详细内容和报告,同时明确地追究责任,惩罚失责的官员和承包商,否则公共服务的效率无法提升,国家竞争力沦为要不可及的口号;失责的官员和承包商逍遥法外,最终除了极少数人和集团得利,我国的大多数人将无休止地蒙受其害。

隆雪华堂社会经济委员会
主席戴炳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