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27日,馬哈迪政府展開「茅草行動」,展開大規模逮捕和無審訊扣留。超過一百位無辜的馬來西亞國民在內安法令下被捕,其中超過三十人被扣留在甘文丁扣留營超過一年,同時,英文報《星報》、中文報《星洲日報》及馬來文報《祖國日報》遭停刊三個月。

1987年打壓異議份子,是1988年狙擊我國司法體系、革除大法官及最高法院法官的前奏。此後,公民自由權利進一步遭到削弱。顯而易見的是,茅草行動旨在鎮壓和恐嚇國人,藉此扭轉巫統黨爭的焦點。馬來西亞司法機關的獨立性遭到重創,至今尚未恢復,全因馬哈迪當年所致。

「巫統正面臨分裂。身為首相,馬哈迪在黨爭中僅以微差險勝東姑拉沙裡後,出現權力危機。巫統黨員入禀法庭,要求宣判黨選違法,訴訟官司仍進行中。如果判決對他不利,馬哈迪只能選擇下台。他必須設法脫困,因此製造一場全國危機,團結巫統對外抵抗共同敵人——這個假想敵就是華人社會……如果國家遭逢安全威脅,為何不及早採取行動呢?」——(《為什麼》,馬來西亞人民之聲、K.Das 合著,1989 年)

根據一名法律學者和馬來西亞法律觀察家的看法:

「馬哈迪的所作所為,是為了讓他及其支持者取得階段性且短暫、虛幻的政治優勢,從而犧牲無價的司法獨立……法官身負重任捍衛的憲法,是最高法律,是避免執政者獨裁行事的最佳保障。」

這項看法,獲得前大法官蘇菲安和國內外領袖認同。

自 1987年起,國陣不斷濫用無審訊扣留對付異議人士,例如九十年代的沙巴團結黨、奧爾根(Al-Arqam)組織、烈火莫熄運動和伊斯蘭團體。雖然內安法令已於 2012年廢除,但無審訊扣留的條款,仍透過《2012年安全罪行(特別措施)法令》(SOSMA)、《防範罪犯法令》(POCA)和《防範恐怖主義法令》 (POTA)借屍還魂。

許多扣留者已通過宣誓書,表明在茅草行動期間遭受酷刑和不人道的待遇。過去三十年來,違反人道的案件並未減少,其中以安華(Anwar Ibrahim)、慕納華(MunawarAnees)和馬力胡申(Malek Hussein)等案最受矚目。可見,內安法令是懲罰性扣留,並非政府所指的防範性扣留。

多年來,馬來西亞政府從未為國家暴力負起任何責任,與關塔那摩灣監獄相比並無分別。直至皇家委員會建議成立「警察投訴及違例行為獨立委員會」(IPCMC)後,扣留者的命運仍由國家暴力掌控。

在此,配合茅草行動三十週年,

一、我們呼籲所有追求正義、人權和法治的國人,要求廢止未審訊扣留(《2012年安全罪行(特別措施)法令》、《防範罪犯法令》、《國家安全理事會法令》和《防範恐怖主義法令),恢復馬來西亞的法治,邁向維護人權的良善治理。免於惡意逮捕、拘留,通過司法尋求正義,是全體國人在獨立半世紀後應有的公民自由。必須提醒的是,內安法令允許六十天單獨監禁,剝奪法官對內安法令案件客觀評估的能力,比起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北愛爾蘭、種族隔離政策下的南非,甚至今日之英美等受恐怖主義威脅的國家,更為嚴厲。

二、我們要求前首相馬哈迪真誠懺悔,為茅草行動期間剝奪許多無辜國人的自由、用酷刑對付扣留者,乃至八十年代破壞司法制度,作出公開道歉。除了茅草行動扣留者,馬哈迪還應該為遭罷黜的最高法院法官和大法官,向全體國人道歉!

三、我們也提醒民眾,即使戰爭時期的扣留者也會根據《日內瓦公約》獲得基本保障。這項公約禁止對扣留者施展酷刑和不人道對待。馬來西亞人權委員會也曾經指出,「有足夠證據證明某些扣留者確實遭受酷刑和不人道待遇」。為此,我們要求徹查在內安法令下所有遭受酷刑對待者之指控,並要求相關人士對此負責。

Initiated by 發起團體:
Civil Rights Committee of KLSCAH(隆雪華堂民權委員會)
Youth Section of KLSCAH(隆雪華堂青年團)
Teoh Beng Hock Trust for Democracy(趙明福民主基金會)
Suara Rakyat Malaysia,SUARAM(馬來西亞人民之聲)

Endorsed by 聯署團體:
1) Academy of Tamil Studies 淡米爾研究學院
2) Aliran Kesedaran Negara (Aliran) 國民醒覺運動
3) Amateurs 業餘者
4) Angkatan Warga Aman Malaysia (WargaAMAN) 馬來西亞和平份子陣線
5) Association of Women Laywers 女性律師協會
6) Ban Cyanide in Gold Mining 武吉公滿反山埃冶金委員會
7) Baramkini 當今峇南
8)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華社研究中心
9) Community Development Centre (CDC) 社區發展中心
10) Damn the Dams Action Group 反對水壩組織
11) Dewan Perhimpunan China Melaka 馬六甲中華大會堂
12) Diversity 異樣
13) Federation of Malaysian Indian Organisations (PRIMA) 馬來西亞印裔組織聯合總會
14) Group of Concerned Citizens 關心公民組織
15) Himpunan Hijau 綠色盛會
16) In between cultura 之間文化實驗室
17)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Living (IDEAL) 另類生活發展研究所
18) Institute for Leadership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LEAD)
19) Jaringan Rakyat Tertindas (JERIT) 被壓迫人民大聯盟
20) Johor Yellow Flame 柔南黃色行動小組
21) Kelas Pencerahan 啟蒙課室
22) Kill The Bill 創意集會小組
23) Kita Forum
24) KL Selangor Chinese Assembly Hall Civil Rights Committee 隆雪華堂民權委員會
25) KL Selangor Chinese Assembly Hall Youth 隆雪華堂青年團
26) Kuliah Buku
27) Let’s Art At Sawit Center 沙威文創社
28) LLG Cultural Development Centre 林連玉基金
29) Malaysia Youth & Student Democratic Movement (DEMA) 馬來西亞青年與學生民主運動
30) Malaysian Indian Network Development Society (MINDS)
31) Malaysian Indians Progressive Association (MIPAS) 馬來西亞印裔進步協會
32) Malaysian Indians Transformation Action Team (MITRA) 馬來西亞印裔轉型行動團隊
33) Malaysian Youth Care Association (PRIHATIN) 馬來西亞青年關懷協會
34) Malaysians Against Death Penalty and Torture (MADPET) 馬來西亞反死刑與酷刑組織
35) Mama Bersih 淨選盟母親團
36) Melaka Chinese Assembly Hall Youth Section 馬六甲中華大會堂青年團
37) Monitoring Sustainability of Globalisation
38) Movement for Change, Sarawak (MoCS) 改變砂拉越運動
39) North South Initiative
40) Oriental Hearts and Mind Study Institute 東方思想研究機構
41) Partners of Community Organisation in Sabah (PACOS) 沙巴社區夥伴信託組織
42) People Ideas Culture 人思文
43) Perak Civic Forum 霹靂公民論壇
44) Perak Young Graduate 霹靂大專青年社
45) Persahabatan Semparuthi Johor 柔佛大紅花之友
46) Persatuan Alumni Bahasa Tionghua USM Bahagian Utara 北馬理華同學會
47) Persatuan Alumni PBTUSM Selangor & KL 雪隆理華同學會
48) Persatuan Hainan Selangor dan Wilayah Persekutuan Youth Section 雪隆海南會館青年團
49) Persatuan Komuniti Prihatin Selangor, KL dan Perak
50) Persatuan Kwangsi Selangor dan KL 雪隆廣西會館
51) Persatuan Pendidikan Du Zhong Pulau Pinang 檳洲獨中教育基金會
52) Persatuan Persahabatan Berpanjangan Kuala Lumpur 雪隆老友聯誼會
53) Persatuan Rapat Malaysia (RAPAT) 馬來西亞緊密協會
54) Persatuan Wui Leng Selangor dan Kuala Lumpur 雪隆會甯公會青年團
55) Research for Social Advancement (REFSA) 義騰研究中心
56) Sahabat Rakyat 人民之友
57) Saya Anak Bangsa Malaysia 馬來西亞之子
58) Selangor and Federal Territory Kwong Siew Association 雪隆廣肇會館
59) Selangor and Kuala Lumpur Hokkien Association Youth Section 雪隆福建會館青年團
60) Solidariti Anak Muda Malaysia (SAMM) 大馬青年團結陣線
61) Suara Rakyat Malaysia (SUARAM) 人民之聲
62) Sunflower Electoral Education Movement (SEED) 向日葵選舉教育運動
63) Tenaganita 婦女力量
64) Teoh Beng Hock Trust for Democracy 趙明福民主基金會
65) The Association of Graduates From Universities & Colleges of China, Malaysia 馬來西亞留華同學會
66) The Center for Orang Asli Concerns (COAC) 原住民關懷中心
67) The Federation of Alumni Association of Taiwan Universities, Malaysia 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
68) The Selangor and Kuala Lumpur Teo Chew Association 雪隆潮州會館
69) The United Chinese School Committees’ Association of Selangor and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雪隆華校董事會聯合會
70) The United Chinese School Teacher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教總)
71) Thinking Society 思辨會社
72) University of Malaya Association of New Youth (UMANY) 馬大新青年
73) Women’s Aid Organisation (WAO) 婦女權益維護協會
74) Writer Alliance for Media Independence (WAMI) 維護媒體獨立撰稿人聯盟
75) Young Progressives of Malaysia
76) Youth Era 勢代青年
77) Youth for Change 動力青年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