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人文交流、提升本地人文学科研究的视野,隆雪华堂文教委员会于2017年9月10日(星期日)上午10时至中午12时举办一场学术沙龙。
在香港深造的本地学生庄兴亮牵线下,邀请了三位来自中国的博士学生,于这场学术沙龙中发表课题。
发表内容如下:
“杂志、陶瓷与古琴:新材料与新视角的探讨”
发表人1:
陈抒,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博士候选人,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亚学系访问博士(2016/17)。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国时期的通俗文学与视觉文化,特别着重于媒体技术和物质文化在文学文本中的呈现,以此窥探一个新旧交替时期,各种媒介、文体之间的互动以及它们如何作用于彼时新一代国人感知世界和都市的方式。陈抒曾多次在《现代中文学刊》、《中国文化》上发表学术论文,同时为《南洋商报》、《21世纪经济报导》等媒体撰写评论文章。近年来,她亦活跃于各种学术会议,如中国比较文学年会以及北美各大院校的研究生论坛。
发表课题: 1920年代末旧派文人的视觉书写与文化实践
由世界书局出版,旧派文人包天笑、程瞻庐主编的《红玫瑰》杂志,自1924年至1931年在上海文学消费市场上名列前茅,可谓是研究1920年代都市文学文化的最佳范例之一。通过一系列的文本细读可发现《红玫瑰》作为旧派的消闲杂志,擅于利用视像技术的革新,通过图画、照片、影戏等相关内容吸引眼球,提升读者的注意力。本文围绕《红玫瑰》20年代中后期和30年代早期的视觉材料,试图从文学的语言和结构层面上,例证旧派文人不经意间的创新格局以及对于视像性的重视,展现新兴的大众传媒、电影在通俗文学里的互文实验。 《红玫瑰》作家群擅长透过小说主人公的眼睛去绘制城市景观和公共空间,讨论现代性入侵时「城」与「人」的依存关系,以及戏谑商业和利益包装下的视觉欺骗和震撼对于主体价值的侵蚀。在语言层面,他们也有尝试改变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表现形态,尽管在此过程中依然有传统的「残余」而显得不够激进。但恰恰是这既新且旧,不乏创意的写作让这一文化实践更具本土意义,也见证了市民社会公共空间的兴起。
发表人2:
高洋,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博士候选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学生研究助理。曾就读于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获得博物馆学学士学位及考古学硕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陶瓷史,特别关注中国对外贸易瓷器,研究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的古代中国陶瓷市场及消费文化。对宋元时期的墓葬美术也有深厚的兴趣。曾经在《博物馆学研究》、《南方文物》、《中国农业考古》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文章。曾经长期在上海博物馆、美国纪念美术馆(Memorial Art Gallery)实习,并且多次在中国和美国的考古遗址进行田野考察。
发表课题:满者伯夷与中国陶瓷贸易
满者伯夷王朝是位于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古代国家,其的存在时间大概为西元1290年到西元1527年,大致与中国的元明时期相当,地理位置主要位于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强盛时期甚至将版图扩展到邻近的海域。满者伯夷和中国的贸易往来互动都比较频繁,其中陶瓷是与中国的贸易中特别重要的一宗商品。本讲以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所藏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出土瓷片为基础,在研究器物的种类、器形、装饰等特点的同时,探讨中国元明时期与东南亚地区的陶瓷贸易的相关情况。
发表人3:
张楣楣,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洲文化和语言系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南北朝至北宋时期的文学和音乐,特别着重于古琴在文人著作中的呈现,以此探究古琴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媒介,如何进入文人的想象世界,并且成为他们感知和表达世界与自我的重要手段,从而窥探古琴在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史中所发挥的作用。
发表课题:欧阳修的贬谪记忆与古琴
欧阳修作为北宋文坛领袖,除了史学和经学造诣之外,诗文俱佳。现代学者林纾曾经这样评价欧阳修:「欧文之多神韵, 盖得一追字诀。追者,追怀前事也。」在欧阳修的著作中,常见他对于往昔的感怀和回忆,尤其是对夷陵和滁州。作为曾经的贬谪之地,欧阳修的夷陵和滁州岁月都与古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他晚年的文学作品中反复被提起。本讲围绕欧阳修以及他的友人所创作的与古琴有关的文本,试图探求这些文本如何参与了对于夷陵和滁州的回忆和想象,以及对欧阳修「醉翁」形象的建构。兼具山水的自然之音,以及古琴的人文之音的贬谪回忆,不仅体现了「六一风神」,也成为欧阳修晚年的精神向往和寄托。
主持人为庄兴亮,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研究型硕士,2015年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人,现为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候选人。研究领域包括:近世中国思想文化史、社会史及政治史;目前从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6世纪中国广东地区的经世思想议题上。已刊学术论文散见于《宋史研究论丛》、《史学史研究》、《国学学刊》、《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等处。
每位发表时间不超过30分钟,随后则是30分钟的提问与交流环节。沙龙入场免费,欢迎中文、历史本科生或相关领域的人士出席。若有疑问请联系03-22746645(苏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