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隆雪华堂社经委员会、吉隆坡不要焚化炉行动委员

日期: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
时间:晚上8时
地点:林连玉纪念馆(No.89 & 91, Jalan Maharajalela, 50150 Kuala Lumpur.)

城市固体废料管理向来是烫手山芋,无论联邦或地方政府,皆面对垃圾收集不定时、臭味四溢和垃圾量暴增的问题。特别是收集垃圾后要如何处理,近期内备受争议。

在过去,土埋是唯一的垃圾处理方案,但联邦政府以浪费土地资源及无法有效利用垃圾资源为由,遂于去年改推焚化炉方案,声称一方面可以解决垃圾增多的问题,也能从焚化垃圾过程中提取能源。目前已在邦咯岛、浮罗交怡岛、刁曼岛和金马仑高原兴建了小型焚化炉,接着计划在吉隆坡甲洞、柔佛Bukit Payong、马六甲Sungai Udang 和森美兰Tanah Merah 陆续兴建巨型焚化炉。

然而,焚化炉是非常争议性的技术,非政府组织指责大量焚烧垃圾将产生二恶英和水银污染,乃至破坏垃圾再循环、减量和再使用(3R)的努力。「吉隆坡不要焚化炉行动委员会」是目前国内反对焚化炉的抗争团体,强调若政府认真执行「2007年固体废料和公共清洁管理法令」第74条文,强制市民进行垃圾分类,分解有机废料、再循环纸张、金属和塑胶,即可大幅度减少垃圾量,根本不需要垃圾焚化炉。

除了焚化炉技术外,我们有无其他选择?在欧洲开始兴起一种新方案,即零废物处理方案。此方案的特别之处,在于视垃圾为「被错置的宝物」,将它们重新放回恰当的位置,使用机械筛选、厌氧分解和回收技术处理城市垃圾,因此成为欧洲新宠儿。

10620370_10152435098542592_8041696465045250349_o_conew1

为深入探讨都市垃圾处理课题,我们特此邀请相关学者、专家主讲。

主讲:
1. 李长特(吉隆坡不要焚化炉行动委员会副主席)
2. 王建民(雪州沙登区国会议员)
3. 陈书平(废弃资源处理顾问)
4. 刘华才(工艺大学教授,民政党全国副主席)

主持:
蓝中华(隆雪华堂民权委员)

入场免费,欢迎关心公共事务的民众出席交流。
任何询问,请洽隆雪华堂秘书处,电话03-2274 6645。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