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早前约800名大专生展开游行,要求干净与公平的校园选举,我们对于学生所提出的6项诉求表赞同,暨明订校园选举日期、学生参与选举管理、监督校园选举、实行学生自由竞选、透明投票系统、以及提供候选人竞选经费。
校园选举本该是让学生认识民主的先行者,启蒙大学生对选举制度的认识。 而在六七十年代,校园选举更可说是除了全国大选以外,另一个广受人民关注的选举,因为当时的校园选举是在公平、不受政党掌控的情况下进行,而选出的学生会领袖在校园里也拥有实权,可管理校园行政及时校园机构里决策单位之一,不但是学生的领导人,也是社会的良知,频频针对社会不公向当权者呛声。
但自从《大专法令》制定及多次的修改,经当权者的黑手在校园里多次的摧残后,学生权利被剥夺,校园选举的民主色彩逐渐褪色,间接也削弱大学生对民主的概念及社会意识。从近期的校园选举,可以看出种种不透明及荒谬的政策,原本该一年举行一次的校园选举,却被校方无故展延至多一个学期,而已解散的学生代表理事会则由“监管委员会(Executive Caretaker)”所取代。当时有学生组织强烈谴责校方的不透明政策,也呼吁大专院校对此交代及解释。但却不得要领,校方装聋作哑不回应学生的诉求。
除此,自2003年起,校园选举的舞弊现象与不公条例似乎已成为年度现象,如苛刻和繁文缛节的提名程序,欲参选的候选人,必须在短时间内,索取校长、系院长、学术处官员、学生事务处官员的签名和核证、选举委员会由长期打压学生的学生事务处官员担任,学生无权过问及参与选举委员会、竞选期过短及有限的竞选管道,导致学生在未了解候选人及竞选宣言,便草草投票了事,在2010年的博大校园选举,曾发生学生因使用网络宣传而被取消资格的荒谬事件。
另外,自2003年开始实行便备受争议的电子投票制度,更是与民主背道而驰,由登记、投票、计票及公布都是以电脑操作,候选人不能要求重算选票,也没有票根以检验及作证明。而高教部也拒绝让校外组织进入校园监督校园选举,让舞弊偏袒现象更肆无忌惮。
校园选举是让学生在校园里体现民主平台,但现今大专里的校园选举却充斥舞弊及滥权,而且年复一年的重演。如果校园的民主死了,那国家的民主将会是陪葬品,因为这群在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都被视为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试问如果大专生都不追求民主,那国家还有什么未来可言呢?因此,我们力挺捍卫校园民主,追求干净公平校园选举的学生组织,惟有制度上的改革,制定公平、干净与自由的选举,并归还校园管理权予学生,才能逐步建立回已消失的校园民主,学生自治。
联署团体:
1. 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青年团
2. 雪隆惠州会馆青年团
3. 雪隆福建会馆青年团
4. 隆雪河婆同乡会青年部
5. 雪隆潮州会馆青年团
6. 雪隆广东会馆青年部
7. 雪隆会宁公会青年团
8. 沙戥新村学校校友会青年团
9. 雪隆社区关怀协会
10. 林连玉基金公民社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