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技职教育行动委员会(以下简称“行动方略技教委员会”)日前在主席陈正锦率领下, 专程拜访马来西亚华人公会, 由马华技职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丹斯里冯镇安接待。 双方针对技职教育的各项课题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国内的技职教育发展。出席者有行动方略技教委员会副主席余开云、秘书周世扬以及马华技职教育发展委员会执行秘书黄循颖。

冯镇安对行动方略技教委员会致力与积极推动我国技职教育发展的热忱表示赞赏,有助于国人全面参与经济转型中不可缺的技职教育,为国家培训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他透露,其任职人力资源部长时,曾在2000年至2009年间,每年举办全国巡回展与讲座,以鼓励华裔生报读国立技职教育院校,当时工业培训学院(ILP)也一路随行。

“奈何,即使工业培训学院已放宽入学申请条件,而政府更为国立技职教育院校提供免学费、生活津贴等福利,但依然无法吸引非巫裔学生报读,语言问题是其中成因。”

尽管如此,陈正锦认为,即便是以英语教学的工艺学院(Politeknik),非巫裔学生人数还是寥寥可数,不全然是语言问题,学习环境与文化差异也是个中缘由。因此,他建议,政府可仿效国民型中学或华裔生为多数的国民中学方式,开放华裔人口稠密地区的国立技职教育院校,招收40%以上非巫裔学生入读,从行政层次去克服可完全解决问题。

冯镇安认同此看法与建议,马华可以向当局建议及争取施行上述措施,以录取更多非巫裔学生。

另外,我国正值经济转型时期,技职教育对推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中小型工业将是重要的一环。从政府推动“技职教育主流化”以及宣布改革技职教育的情况,足见技职教育蓄势待发。为此,陈正锦也建议,马华身为华基政党,应该从政策层面要求全面开放国立技教资源,并“主动地”吸纳非巫裔生,而不是“被动地”等他们报读,以重组国立技教的种族比例,让各族共享国家资源。

询及马华推动国内技职教育的蓝图与计划,冯镇安透露,除了通过政府在各大城市的国立技职教育院校招收至少30%华裔子弟入读,马华也即将成立本身的技职学院,以应付社会低阶层学生的需求。他指出,马华将与首相讨论为有关学院提供“一元对一元”的资助,以每年招收2千名学生为目标。

“台湾教育部同意协助我们,包括提供师资。对方在技职教学经验丰富,也可以华语教学,让本地华裔学生能以自己熟悉的语言学习,不再受语言问题阻碍,就可掌握技术与手艺,顺利毕业贡献社会。”

行动方略技教委员会对上述计划表示欢迎,但本委员会认为,全国拥有不少于500所国立院校(当中包括玛拉技职教育学院),马华应该要求政府开放其中20%,即100所,招收40%以上非巫裔生,以多元化及多语教学为主轴,不只能解决华社燃眉之急,也能符合一个马来西亚精神。

“马华身为执政党伙伴,理应要求而非争取,全面开放国立技职资源。在传统的高等教育已失衡,应该及时纠正以技术及职业为导向的技教,还非巫裔一个公平及合理的机会。”

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技职教育行动委员会拜访马华,探讨国内技职教育发展及合作契机。左起:余开云、周世扬、冯镇安、陈正锦及黄循颖。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