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一夜的隆雪华堂2011年度董事脑力激荡营成功于2011年12月3日与4日在福隆港Pines Resort举办,约50位董事、妇女组与青年团理事及 各委员会成员参与。
在筹委会主席兼营长廖国华的安排下,参与者共分为6个小组,即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正义与和平,回顾和检讨隆雪华堂的办事原则、探讨如何推动和落实行动方略,以及确认未来发展方向。
会长陈友信在发表题为“华团的新典范,公民社会的推手”主题演讲时,强调在目前社会转型急速的大时代,传统华团因应时代要求,必须树立新风格、新典范,包括跨越语言障碍、资源共享、以议题为整合导向等,才能突破华团单语的环境及单元思维。
简单的开幕仪式后,隆雪华堂执行长陈亚才和《当今大马》中文版主编杨凯斌为参与者主讲“立足华社,走向多元”讲座,主持人为隆雪华堂文教委员会主席李书祯。陈亚才以逗趣的照片和例子,剖析当今华团拍照见报和套关系的弊病,并鼓励华团积极关注政策及公共事务,实质投入社会运动,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走上街头、公开表态。杨凯斌则引述国外不少非政府组织的资源共享例子,开拓参与者的视野,也建议隆雪华堂开房门户,作为多元弱势群体的活动空间。
隆雪华堂亦邀请了Jamaah Islah Malaysia (JIM)主席 Zaid Kamaruddin 和 Tamil Foundation 顾问 K. Arumugam,前来主讲“跨族群视野的公民社会”。Zaid 介绍其组织的创办宗旨、目标与愿景,以及面对的挑战等,他也强调本身对于行动方略的认同,并承诺将继续与隆雪华堂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公民社会。K. Arumugam 则讲述印度人和印裔团体的困境,谴责政府的不公平政策和待遇,让印度人饱受委屈。他也分享淡米尔基金近年来做的研究成果,并认为如果政府无法阐述真实的历 史,我们唯有自己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
参与者在青年团团长吴仲顺和副会长郑淑娟的带动下,以趣味性问答方式分享个人往事和经历,并叙述本身对于隆雪华堂的期待。大家在温暖的气氛中发表感言,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
第二天的上午,参与者针对三个不同的主题,即“本堂内部运作”、“如何立足华社”及“怎样走向多元”,分组讨论。讨论环节之后,各组委派代表报告讨论内容,让其他人发表意见和给予建议。
会长陈友信和署理会长翁清玉总结时表示,友族的分享让我们更清楚使用多元语言的重要性,并坚定了隆雪华堂走向多元的路线。讨论环节提醒了参与者,隆雪华堂跟县区和会员团体的联系不够,而且隆雪华堂很多硬体设备都需要维修和改善。这一次的脑力激荡营让参与者厘清隆雪华堂未来方向,促使我们跨越照顾会员福利的角色,进一步建立扮演具时代性的公民团体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