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教育部可能于2007年落实数理试卷以英语出题,雪华堂表示不能苟同。从教育专业的角度来看,在小学阶段就不再使用母语来学习数理科目,肯定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实际上华小过去一直以来采用华语教数理,基本上没有遇到太大的难题,考试成绩也相对标青,这也是公认的事实。所以雪华堂也反对在华小推行2-4-3方案。

根据诺哈斯玛教授在第2届马来人教育大会上的报告显示,今年就读中二的马来学生在相关科目所取得的成绩,与3年前小六检定试成绩相比普遍下跌,倘若让这种现象继续下去,以目前有超过50%马来学生在检定考试中只取得丙等成绩来看,这些无法掌握英语也跟不上数理课程的学生,不可能顺利完成中学教育。

雪华堂认为,既然我们已有前车可鉴,就必须在问题还未恶化前,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果情况需要的话,可以考虑终止英文教数理的政策,并且召集各源流的教育学者及有关方面的专才,重新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

此外,雪华堂也不认为硬体设备如手提电脑及放映机的不完善,是导致英文教数理失败的因素。基本上,英文教数理并不符合提升英文水平的教育原理,如果不正视这根本的症结,即使教育部为学校提供再好的设备都是徒然。有者会认为,如果我们拥有良好的师资,一切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但是,却无法看清隐藏在该政策背后的危机。使用两种语文来学习同样的知识,对于一些居住在城市,拥有充分教育资源的学生来说,或许问题不大;不过,那些居住在郊区的学生一旦无法应付繁重的学习压力,可能会因为经受不起学习的挫折,最终选择放弃。届时,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扩大,连带造成城乡人民就业机会出现不平等的现象,政府将要另外花费巨资建立社会保障网,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

发表回复